對話袁千:做行業數字化重構引擎 華為企業業務走在正確的路上
時間:2016-09-07 13:43:17 來源:
云2.0時代的到來、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,深刻影響著企業的商業、開發、生產、銷售及服務模式。不僅電信運營商,其他行業也都希望能夠使用、借助數字化的技術來提升運營效率,將自身的資產和能力與數字社會聯接,為最終客戶提供更為豐富便捷的業務和服務。ADSS光纜廠家
“當新ICT遇上傳統行業,數字化的商業生態將成為新利潤模式的驅動力。”華為企業BG新任Marketing與解決方案總裁袁千在2016華為全聯接大會(Huawei Connect 2016)期間接受了C114專訪。她指出,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充分融合是行業數字化重構的基礎,華為正通過云管端協同的新ICT基礎架構,來幫助各行各業轉型和找到新增長點。
經過過去五年的布局與發展,今時的華為也已跨入了企業ICT市場上的領導者陣營。2015年,實現了276億人民幣的企業業務銷售收入、同比增長43.8%,今年上半年的增幅還高于這一比率;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之選擇為數字化重構的最佳伙伴;而一個面向行業的云生態圈亦在華為的積極推動下快速擴張,僅解決方案伙伴數量就有400多家,渠道伙伴規模更達上萬家之多。
“引領新ICT”驅動行業數字化重構adss光纜廠家
隨著社會邁向智能化、數字化,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興起。一方面,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面臨“互聯網+”的沖擊和顛覆;另一方面,通過擁抱數字化,不少企業實現了以往無法想象的增長速度,比如作為傳統超市代表的沃爾瑪,其在線購物銷售額悄悄達到了100億美元以上。adss光纜廠家
“未來的企業,無論從事的什么行業、也無論企業的規模大小,首先必須是一家‘高科技企業’。”袁千指出,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各種新技術正在在逐步進入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系統,成為生產系統的一部分,如果不能順應這一趨勢,企業將很難有發展前景。adss光纜廠家
同時,行業的本質不會改變、企業運營模式依然成立,無論互聯網化還是云化,更多強調的是技術和商業的深度融合,激發行業的創新:“從‘生于云’到‘長于云’,不同行業的業務升華和改造,都無法脫離自身的行業場景,離開具體的產品與服務都是空談。”
行業的數字化重構必須通過云管端協同來支撐,云、聯接和各種智能終端正在構成新的信息基礎設施;數據也成為主要生產要素之一以及企業最寶貴的資產,兩者結合將推動傳統行業向更高層次邁進。在這一過程中,企業需要一個全新的ICT平臺來屏蔽底層復雜的軟硬件系統、打破原來相對封閉的流程,使之更專注于自己的業務;并聚合眾多應用開發商的力量,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。
今年的德國CeBIT展上,華為提出了“引領新ICT(Leading New ICT)”的理念與愿景,其核心即在于“新技術、新平臺、新生態”,基于技術創新,營造一個開放、靈活、彈性、安全的平臺,進而構筑一個合作、共贏的生態圈,袁千告訴C114。
“華為‘引領新ICT’以新ICT基礎架構為立足點,致力于賦能合作伙伴,通過生態圈合作來為企業客戶打造具有針對性的行業解決方案,幫助他們在云2.0時代實現新價值創造、取得商業成功。”她介紹說,作為承載這個戰略愿景的具體措施,華為在全球已經建設并開放了多個開放實驗室(Openlab),制定了未來五年投入10億美元的“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”,并通過建設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與認證計劃,促進IP、IT以及ICT融合人才發展。
根據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在大會上的演講,華為在過去近一年中已經在“沃土計劃”上投入了3億美元。其中2億美元用于打造開發者使能平臺,提升開發者體驗,使之能夠更快更好地將解決方案和應用開發出來;1億美元用于打造全球化市場營銷平臺,幫助開發者獲取商業機會,將解決方案和應用變現。
聚焦五大行業領域 上半年表現強勁
在幫助各行各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,華為也贏得了越來越多企業客戶的信賴和市場的認可,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長為新的領導者。
相比2015年43.8%這一近三年來最高增幅,今年上半年華為企業業務的增長更為強勁,用袁千的話說,就是“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期”。盡管沒有透露具體的數字,但她表示,在當前聚焦的智慧城市、金融、交通、能源、媒資五大行業領域,華為企業業務都取得了顯著增長。
在智慧城市領域,華為已經參與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0個城市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,推動城市管理由“治理”到“服務”的變革。今年7月,還發布了“一云二網三平臺”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整體架構以及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。在平安城市領域,華為也已服務于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億多人口。其與Hexagon等攜手打造的全球首個事件處置流程可視、各業務全面融合的指揮中心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于沙特、印尼等地項目;基于統一的最安全城市平臺,助力克拉瑪依打造最安全城市。
在金融領域,華為解決方案進入了全球300多家金融機構,包括全球TOP10銀行中的6家,基于金融云,變“以賬戶為中心”為“以用戶為中心”,剛剛與Infosys聯合發布了關鍵業務云化解決方案。在國內已成為國有四大行的主流IT設備供應商,并在西歐、亞非、拉美、俄羅斯得到廣泛應用。
在交通領域,華為今年攜手泰雷茲、阿爾斯通等通信信號集成商,聯合打造鐵路運營通信、下一代城軌信號承載等解決方案;同時與鐵科研、京天威、四川國軟等國內領先獨立軟件開發商(ISV)共同孵化鐵路云方案,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鐵路轉型,提升運營效率、降低總體擁有成本(TCO)。
在電力領域,華為已經服務于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家電力客戶。攜手SAP、甲骨文、朗新、科陸、威勝、三星、正泰等合作伙伴打造電力物聯網方案,幫助客戶打造堅強、經濟的電網,實現高效運營、可持續發展。今年7月,與泰國省際電力公司PEA啟動創新中心戰略合作,立足于解決智能電網建設的問題,突破傳統電力系統向智能化演進的瓶頸。
在媒資領域,華為也致力于激發傳統媒體煥發新活力。其融合媒體云解決方案滿足了混合云廣域加速、素材極速匯聚、公有云隨采隨編、私有云高清制作等復雜的IT需求,今年成功突破法國電視一臺、韓國KBS、鳳凰衛視等知名媒資機構。
同時,華為亦與全球運營商在企業業務市場展開深入合作。在今年的德國CeBIT展上,攜手德國電信發布公有云服務“開放電信云(Open Telekom Cloud)”,被認為是與亞馬遜產生競爭的云服務;聯合沃達豐全球企業部提供創新一站式企業聯接服務。
云生態圈加速成長
華為在企業ICT市場上的崛起之勢,亦體現在其積極推動、打造的云生態圈的快速擴張上。隨著華為企業業務認知度的提高和實力的展示,越來越多廠商加入了其合作伙伴陣營。
2015年,華為企業業務有76%的收入來自于合作伙伴。袁千介紹說,今年上半年,其渠道伙伴數量從2015年底的6300多家增長到1萬多家,解決方案伙伴數量從350多家增長到400家左右,服務伙伴數量從1900多家增長到2300多家。同時,華為認證工程師亦增至超過3萬名。
放眼全球,華為已經與超過20家業界領先的廠商建立了全球合作關系,共同服務世界各地的行業價值客戶。
她舉例說,華為與SAP已經建立起戰略聯盟伙伴關系,基于SAP在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的領先地位和華為在硬件上的優勢,雙方聯合開發了高性能的HANA解決方案。在過去兩年中,該解決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在中國、歐洲、中東、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商用,服務于包括制造、零售、教育、金融等多個行業的客戶。
埃森哲也同樣與華為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,共同面向電信運營商和企業業務兩大市場的客戶需求,開發并推廣創新的解決方案。大會期間,雙方聯合發布了最新的企業云化解決方案。
此外,華為還與Honeywell、海克斯康、中油瑞飛、Infosys、西門子、阿爾斯通、GE Grid等全球伙伴簽署了全球框架協議,致力于金融、能源、交通等領域的合作。
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
在調任企業BG Marketing與解決方案總裁一職前,袁千曾擔任華為美洲移動(America Movil)系統部部長。在她看來,從面對單一的運營商到面對不同行業、不同行業的合作伙伴具有一定的挑戰性,而她也很享受這個過程。
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運營商數字化有何不同?袁千認為,數字化轉型是電信產業自我超越的機遇,運營商的轉型目的就是由純“管道”角色轉型為電信能力、智能化服務的提供商,“運營商即服務(Operator as a service)”。而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數字化轉型維度,具備的優劣勢、信息化程度、遇到的難點等均各不相同,而且有些行業有針對云化的專業廠商和人才、有些則沒有,相對更為錯綜復雜,也更需要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。
同時,她認為無論面對哪個市場,華為的內核都沒有改變。首先,華為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,在客戶最需要的地方、最需要的時間,提供最需要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;其次,具有強大的研發和解決方案能力、全球化服務能力和大量合作伙伴,在此基礎上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;第三,堅持以奮斗者為本,整個組織一直保持著活力。而這三點亦是華為能夠在企業ICT市場上快速成長起來的內部原動力。
作為履新后的首秀,袁千在全聯接大會上亦與C114分享了她今后的工作重點:“第一個重點是在企業業務的快速增長中,我們的解決方案能力也要快速提升,并將之傳遞給所有合作伙伴;第二是要加強合作伙伴的賦能,希望有更多更有能力的合作伙伴與我們一起提供行業解決方案、開拓市場;第三就是希望到今年年底,交出一份滿意的業績答卷。”
“我們企業業務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上,不斷做寬做深、快速發展。今年我們將繼續追求持續有效增長,我希望自己加入后能為此貢獻一份力量。”她如是總結道。
“當新ICT遇上傳統行業,數字化的商業生態將成為新利潤模式的驅動力。”華為企業BG新任Marketing與解決方案總裁袁千在2016華為全聯接大會(Huawei Connect 2016)期間接受了C114專訪。她指出,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充分融合是行業數字化重構的基礎,華為正通過云管端協同的新ICT基礎架構,來幫助各行各業轉型和找到新增長點。
經過過去五年的布局與發展,今時的華為也已跨入了企業ICT市場上的領導者陣營。2015年,實現了276億人民幣的企業業務銷售收入、同比增長43.8%,今年上半年的增幅還高于這一比率;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之選擇為數字化重構的最佳伙伴;而一個面向行業的云生態圈亦在華為的積極推動下快速擴張,僅解決方案伙伴數量就有400多家,渠道伙伴規模更達上萬家之多。
“引領新ICT”驅動行業數字化重構adss光纜廠家
隨著社會邁向智能化、數字化,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興起。一方面,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面臨“互聯網+”的沖擊和顛覆;另一方面,通過擁抱數字化,不少企業實現了以往無法想象的增長速度,比如作為傳統超市代表的沃爾瑪,其在線購物銷售額悄悄達到了100億美元以上。adss光纜廠家
“未來的企業,無論從事的什么行業、也無論企業的規模大小,首先必須是一家‘高科技企業’。”袁千指出,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各種新技術正在在逐步進入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系統,成為生產系統的一部分,如果不能順應這一趨勢,企業將很難有發展前景。adss光纜廠家
同時,行業的本質不會改變、企業運營模式依然成立,無論互聯網化還是云化,更多強調的是技術和商業的深度融合,激發行業的創新:“從‘生于云’到‘長于云’,不同行業的業務升華和改造,都無法脫離自身的行業場景,離開具體的產品與服務都是空談。”
行業的數字化重構必須通過云管端協同來支撐,云、聯接和各種智能終端正在構成新的信息基礎設施;數據也成為主要生產要素之一以及企業最寶貴的資產,兩者結合將推動傳統行業向更高層次邁進。在這一過程中,企業需要一個全新的ICT平臺來屏蔽底層復雜的軟硬件系統、打破原來相對封閉的流程,使之更專注于自己的業務;并聚合眾多應用開發商的力量,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。
今年的德國CeBIT展上,華為提出了“引領新ICT(Leading New ICT)”的理念與愿景,其核心即在于“新技術、新平臺、新生態”,基于技術創新,營造一個開放、靈活、彈性、安全的平臺,進而構筑一個合作、共贏的生態圈,袁千告訴C114。
“華為‘引領新ICT’以新ICT基礎架構為立足點,致力于賦能合作伙伴,通過生態圈合作來為企業客戶打造具有針對性的行業解決方案,幫助他們在云2.0時代實現新價值創造、取得商業成功。”她介紹說,作為承載這個戰略愿景的具體措施,華為在全球已經建設并開放了多個開放實驗室(Openlab),制定了未來五年投入10億美元的“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”,并通過建設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與認證計劃,促進IP、IT以及ICT融合人才發展。
根據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在大會上的演講,華為在過去近一年中已經在“沃土計劃”上投入了3億美元。其中2億美元用于打造開發者使能平臺,提升開發者體驗,使之能夠更快更好地將解決方案和應用開發出來;1億美元用于打造全球化市場營銷平臺,幫助開發者獲取商業機會,將解決方案和應用變現。
聚焦五大行業領域 上半年表現強勁
在幫助各行各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,華為也贏得了越來越多企業客戶的信賴和市場的認可,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長為新的領導者。
相比2015年43.8%這一近三年來最高增幅,今年上半年華為企業業務的增長更為強勁,用袁千的話說,就是“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期”。盡管沒有透露具體的數字,但她表示,在當前聚焦的智慧城市、金融、交通、能源、媒資五大行業領域,華為企業業務都取得了顯著增長。
在智慧城市領域,華為已經參與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0個城市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,推動城市管理由“治理”到“服務”的變革。今年7月,還發布了“一云二網三平臺”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整體架構以及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。在平安城市領域,華為也已服務于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億多人口。其與Hexagon等攜手打造的全球首個事件處置流程可視、各業務全面融合的指揮中心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于沙特、印尼等地項目;基于統一的最安全城市平臺,助力克拉瑪依打造最安全城市。
在金融領域,華為解決方案進入了全球300多家金融機構,包括全球TOP10銀行中的6家,基于金融云,變“以賬戶為中心”為“以用戶為中心”,剛剛與Infosys聯合發布了關鍵業務云化解決方案。在國內已成為國有四大行的主流IT設備供應商,并在西歐、亞非、拉美、俄羅斯得到廣泛應用。
在交通領域,華為今年攜手泰雷茲、阿爾斯通等通信信號集成商,聯合打造鐵路運營通信、下一代城軌信號承載等解決方案;同時與鐵科研、京天威、四川國軟等國內領先獨立軟件開發商(ISV)共同孵化鐵路云方案,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鐵路轉型,提升運營效率、降低總體擁有成本(TCO)。
在電力領域,華為已經服務于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家電力客戶。攜手SAP、甲骨文、朗新、科陸、威勝、三星、正泰等合作伙伴打造電力物聯網方案,幫助客戶打造堅強、經濟的電網,實現高效運營、可持續發展。今年7月,與泰國省際電力公司PEA啟動創新中心戰略合作,立足于解決智能電網建設的問題,突破傳統電力系統向智能化演進的瓶頸。
在媒資領域,華為也致力于激發傳統媒體煥發新活力。其融合媒體云解決方案滿足了混合云廣域加速、素材極速匯聚、公有云隨采隨編、私有云高清制作等復雜的IT需求,今年成功突破法國電視一臺、韓國KBS、鳳凰衛視等知名媒資機構。
同時,華為亦與全球運營商在企業業務市場展開深入合作。在今年的德國CeBIT展上,攜手德國電信發布公有云服務“開放電信云(Open Telekom Cloud)”,被認為是與亞馬遜產生競爭的云服務;聯合沃達豐全球企業部提供創新一站式企業聯接服務。
云生態圈加速成長
華為在企業ICT市場上的崛起之勢,亦體現在其積極推動、打造的云生態圈的快速擴張上。隨著華為企業業務認知度的提高和實力的展示,越來越多廠商加入了其合作伙伴陣營。
2015年,華為企業業務有76%的收入來自于合作伙伴。袁千介紹說,今年上半年,其渠道伙伴數量從2015年底的6300多家增長到1萬多家,解決方案伙伴數量從350多家增長到400家左右,服務伙伴數量從1900多家增長到2300多家。同時,華為認證工程師亦增至超過3萬名。
放眼全球,華為已經與超過20家業界領先的廠商建立了全球合作關系,共同服務世界各地的行業價值客戶。
她舉例說,華為與SAP已經建立起戰略聯盟伙伴關系,基于SAP在企業應用軟件解決方案的領先地位和華為在硬件上的優勢,雙方聯合開發了高性能的HANA解決方案。在過去兩年中,該解決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在中國、歐洲、中東、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商用,服務于包括制造、零售、教育、金融等多個行業的客戶。
埃森哲也同樣與華為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,共同面向電信運營商和企業業務兩大市場的客戶需求,開發并推廣創新的解決方案。大會期間,雙方聯合發布了最新的企業云化解決方案。
此外,華為還與Honeywell、海克斯康、中油瑞飛、Infosys、西門子、阿爾斯通、GE Grid等全球伙伴簽署了全球框架協議,致力于金融、能源、交通等領域的合作。
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
在調任企業BG Marketing與解決方案總裁一職前,袁千曾擔任華為美洲移動(America Movil)系統部部長。在她看來,從面對單一的運營商到面對不同行業、不同行業的合作伙伴具有一定的挑戰性,而她也很享受這個過程。
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運營商數字化有何不同?袁千認為,數字化轉型是電信產業自我超越的機遇,運營商的轉型目的就是由純“管道”角色轉型為電信能力、智能化服務的提供商,“運營商即服務(Operator as a service)”。而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數字化轉型維度,具備的優劣勢、信息化程度、遇到的難點等均各不相同,而且有些行業有針對云化的專業廠商和人才、有些則沒有,相對更為錯綜復雜,也更需要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。
同時,她認為無論面對哪個市場,華為的內核都沒有改變。首先,華為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,在客戶最需要的地方、最需要的時間,提供最需要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;其次,具有強大的研發和解決方案能力、全球化服務能力和大量合作伙伴,在此基礎上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;第三,堅持以奮斗者為本,整個組織一直保持著活力。而這三點亦是華為能夠在企業ICT市場上快速成長起來的內部原動力。
作為履新后的首秀,袁千在全聯接大會上亦與C114分享了她今后的工作重點:“第一個重點是在企業業務的快速增長中,我們的解決方案能力也要快速提升,并將之傳遞給所有合作伙伴;第二是要加強合作伙伴的賦能,希望有更多更有能力的合作伙伴與我們一起提供行業解決方案、開拓市場;第三就是希望到今年年底,交出一份滿意的業績答卷。”
“我們企業業務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路上,不斷做寬做深、快速發展。今年我們將繼續追求持續有效增長,我希望自己加入后能為此貢獻一份力量。”她如是總結道。







